返回列表页

新时达SA6-1440H工业机器人在建筑钢构行业焊接的应用

2025-07-25

建筑桥梁钢构焊接作业选用新时达SA-1440H工业机器人与SD7-900工业机器人进行组合协同焊接,实现产线化的隧道拱架建筑钢构自动化焊接

项目背景

建筑桥梁钢构行业焊接应用受基建投资的驱动,全球桥梁建设需求持续增长,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的老旧桥梁改造。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数据,2023年全球桥梁钢构市场规模约280亿美元,预计2030年突破400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(CAGR)约5.5%。

 

中国是全球最大桥梁钢构生产国,2022年产量超600万吨,占全球市场份额超50%。大跨度桥梁趋势:跨海桥梁如港珠澳大桥,高铁桥梁如中国“八纵八横”高铁网,对高强钢焊接需求激增,焊接技术直接决定结构安全性和寿命。

客户需求

1、机器人柔性不足:现有焊接机器人对多品种、小批量构件的自适应能力差,换产调试耗时占生产周期40%。

2、智能化系统渗透率低:AI视觉焊缝跟踪、自适应参数调节等技术在桥梁领域应用率不足20%,仍依赖人工经验调整。

3、设备协同性差:切割、装配、焊接工序间数据孤立,整体生产线综合效率(OEE)仅50%~60%。

4、高级焊工断层:掌握高强钢焊接、机器人编程的复合型人才稀缺,国内持证国际焊接工程师(IWE)不足5000人,企业培训周期长达1~2年。

5、野外施工条件恶劣:工地现场防风、防雨设施不足,气体保护焊合格率下降至70%以下。

新时达方案

方案说明

 

选用新时达SA系列SA-1440H工业机器人与SD系列SD7-900工业机器人进行组合协同焊接,实现产线化的隧道拱架建筑钢构自动化焊接

方案优势

 

•控制柜紧凑灵巧设计,机器人支持全位置安装

•机器人中空手腕设计,内置焊枪线缆,减少干涉,送丝柔顺

•机器人定位精度±0.05mm,末端线速度2.5m/s

•多机器人协同焊接实现上下料、组对、焊接的协同配合工作

•支持机器视觉,满足复杂场景焊接,减少焊工依赖

 

方案组成

 

该项目配备新时达SD7-900工业机器人一套+SA6-1440H工业机器人4套+SR20-1700工业机器人两套+自动翻转平台

2025年新澳门原料大全

关联产品

2025年新澳门原料大全

SA6/1440H焊接机器人

项目结果

通过该方案,有效的降低了客户的资源浪费,提高了生产效率,实现了车间的色绿化改造与升级。

1. 并行作业缩短周期:多台机器人分工协作,同步完成定位、夹紧、焊接等工序。传统单机作业需6小时/件,多机协同后缩短至2小时/件,效率提升200%。

2.减少工序衔接等待: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调度,组对与焊接机器人无缝衔接,消除人工搬运、定位的等待时间,产线综合效率(OEE)从50%提升至75%以上。

3. 高精度与一致性保障:配备3D视觉的组对机器人可自动识别工件位姿,实现焊缝间隙控制精度±0.5mm(人工组对误差通常±2mm),减少后续焊接变形。机器人协同将错边量从1.5mm降至0.3mm,焊接合格率从85%提升至98%。

4. 成本与资源优化:人力成本大幅降低,传统模式下需10人班组(组对4人+焊接6人),多机器人系统仅需2人监控,人力成本减少80%。

5. 能耗集约化:多机器人协同调度可避免设备空载,电能利用率从50%提升至80%,单吨钢构焊接能耗下降30%。

6. 绿色化与安全升级:烟尘集中治理,多机器人工作站集成全域烟尘捕捉系统,配合静电除尘+活性炭过滤,车间PM2.5浓度从15mg/m³降至2mg/m³以下。

在线留言


如果您对我们的业务感兴趣或想要了解更多

欢迎您给我们留言,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

提交